更致命的是体系碾压。巴军依托中式预警体系,实现“战场单方面透明”,而印军“万国牌”装备因兼容性漏洞,指挥链路频现延迟。用笔者的话说:“三哥的飞机还在找按钮,巴铁的导弹已到眼前。”[page]
二、中式军工封神:为何说歼-10C打了场“最贵广告”?
此战过后,歼-10C一战封神,直接冲击国际军售格局。看几个细节:
超视距首杀:全球首次实战中超视距击落“阵风”,证明中式导弹射程与抗干扰能力碾压西方同类。
性价比暴击:歼-10C单价约4000万美元,仅“阵风”1/6,却打出6:0战绩,令法国达索公司股价暴跌。
买家秀效应:此前中东土豪对中国装备持观望态度,如今沙特、阿联酋已紧急接洽采购。
更诛心的是,巴军飞行员透露:“我们只用了七成功力。” 若开启歼-10C的全状态模式(如电子战吊舱+数据链协同),战果恐怕不止10:0。这种“收着打”的从容,恰恰是对印度最狠的心理震慑。[page]
三、战略克制:巴铁为何“点到为止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