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停火迷雾:普京的橄榄枝与马克龙的炮弹,谁的筹码更硬?
一、突变的棋局:从“胜利日”到“土耳其之约”
2025年5月的俄乌战场,硝烟中突然飘出一缕橄榄枝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“胜利日”阅兵后,一改往日强攻姿态,提议与泽连斯基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直接会谈,声称“消除冲突根源,建立历史性和平”。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回应堪称神速:不仅答应赴约,还主动要求俄方自12日起实施30天停火,甚至放话“在土耳其等待普京”。
表面看,双方似乎一拍即合。但笔者提醒看官注意:俄军刚夺回库尔斯克州,乌军失去最大筹码;而泽连斯基一面高喊停火,一面却暗中将停火日定为“俄军撤军或乌军反攻”的起始点。这场“土耳其之约”,究竟是和平序章,还是新一轮心理战?[page]
二、普京的底牌:以战逼和,还是以和养战?
普京的突然转向,绝非心血来潮。三年来,俄军虽在战场上占据主动,但西方制裁已让经济承压,能源战与金融战的消耗更让莫斯科意识到“持久战”的代价。尤其是库尔斯克州的收复,既削弱了乌军反扑能力,又为谈判桌上增添了砝码。此时抛出和谈,既能分化美欧对乌支持,又能借土耳其等中立国缓解国际孤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