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针致聋,一生无声:警惕这些“耳毒性”药物

时间:1747210074
来源:

初期可能只是轻微耳鸣、头晕,但随着药物在体内积累,听力可能会逐渐下降甚至永久丧失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,即使停药后也无法恢复。

哪些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耳毒性?

代表药物:链霉素、卡那霉素、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等。

毒性表现: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步态不稳、耳鸣、高频听力下降,严重者可导致双侧或单侧耳聋。

毒性机制:药物直接破坏听毛细胞,影响内耳代谢与离子平衡。

高危人群: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、肝肾功能不全者、有家族耳聋史者。

特别注意:

长期使用或血药浓度过高时,毒性风险显著增加;

与其他耳毒性药物(如利尿剂、化疗药铂类)合用,会加剧耳毒性;

建议用药前进行遗传筛查,识别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。

2.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

代表药物:红霉素、琥乙红霉素、乙酰螺旋霉素等。

毒性表现:耳鸣、低频听力受损,通常发生在用药4~8天后,多数可自行恢复。

毒性机制:红霉素可能直接毒害耳蜗神经和毛细胞。

高危人群:肝肾功能不全者、老年人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。

注意事项:

在酸性环境中(如葡萄糖溶液中)不稳定,需调节pH值以减少毒性反应。

3. 四环素类抗生素

代表药物:多西环素、米诺霉素等。

毒性表现:耳鸣、眩晕、恶心、眼花等前庭功能异常。

毒性机制:药物在内耳淋巴液中蓄积,干扰正常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