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危人群: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影响,年轻女性尤其要注意。
特别提醒:
与维生素A联用治疗痤疮时,可能引发颅内高压,加重耳毒性风险。
4. 糖肽类抗生素
代表药物:万古霉素、去甲万古霉素。
毒性表现:耳鸣、听力减退,严重者可出现不可逆听力损伤。
毒性机制: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,当浓度超过80mg/L时风险剧增。
高危人群:婴幼儿、老年人、肾功能不全患者。
与庆大霉素等其他耳毒性药物联用,毒性叠加,应尽量避免。
5. β-内酰胺类抗生素
代表药物:氨苄西林、氯唑西林、头孢唑啉、头孢拉定等。
毒性表现:耳鸣、听力下降,尤其在铁缺乏或肾功能不全人群中更明显。
毒性机制: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下可损伤耳蜗毛细胞。
肾功能不全或缺铁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。
如何预防耳毒性?科学用药才是关键!
为了保护孩子的听力,避免“一针致聋”的悲剧重演,我们建议:
✅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,尤其是耳毒性明确的药物如庆大霉素、链霉素等;
✅ 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应禁用耳毒性药物;
✅ 合理控制剂量和疗程,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;
✅ 定期检查听力变化,发现耳鸣、听力下降应立即停药;
✅ 联合使用护耳药物,如地塞米松等,有助于减轻耳毒性;